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广州)青年合作发展论坛举办

2024-09-20 15:21
 
9月20日,由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广州市青年研究会、《城市观察》杂志主办,《青年探索》杂志承办的“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广州)青年合作发展论坛”在广州市团校举办。本届论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年发展”为主题,来自穗港澳台四地青年工作机构以及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的专家、青年研究工作者近200人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合作发展,共同探讨以文化软实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持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向心力。

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广州)青年合作发展论坛

    穗港澳台四地比较研究成果发布

    论坛开幕式上,主办方发布了2024年“穗港澳台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状况”调查研究成果。

    据了解,1990年4月正式成立的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作为中国内地首家以广州、香港、澳门青少年发展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机构,一直非常注重与香港、澳门、台湾的青少年研究机构和工作机构的紧密合作,持续开展穗港澳台四地青少年的比较研究与交流。2024年开展“穗港澳台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比较研究”课题,回收有效问卷5236份。调查发现,在观念认同层面,穗港澳台青少年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观点认同度较高,超八成(82.3%)的穗港澳台青少年认同“天下为公、天下大同”观念;分别73.6%、71.3%的穗港澳台青少年认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观念。在生活载体方面,穗港澳台青少年最喜欢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广州青少年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显著更高,同时对西方节日持开放包容态度。超七成穗港澳台青少年认可中医文化并愿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大会现场

    在行为实践层面,穗港澳台青少年对穿古风汉服现象普遍持有正面观感,广州、澳门青少年更喜欢通过课堂学习传统文化,台湾和香港青少年则更喜欢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此外,广州、澳门青少年所在学校拥有传统文化类社团比重高,香港、澳门青少年实际参与社团活动的比重较高,穗港澳台青少年最喜欢参观博物馆学习、学校主题活动、重要节点纪念活动等传统文化元素浓厚氛围中学习传统文化,广州青少年更喜欢参加纪念活动,香港澳门青少年更喜欢研学旅行,台湾青少年更喜欢自己阅读书籍漫画。

    专家云集,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发展

    本届论坛专家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作了“人工智能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新质生产力”的主题演讲,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给新闻传播、公共传播和文化传播带来的深刻影响。他认为以主流媒体为代表的行动者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进行产品创新和传播创新,并针对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的“新质生产力”提升路径和策略提出了对策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宋健作了“青年婚育文化的形成与传播”的主题演讲,分析了婚育文化的理论框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新时代青年婚育文化建设的相关思考。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关锋作了“何以同频、如何共振: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与青年发展探赜”的主题演讲,分析了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与青年发展的互动及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促进策略。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梁元生作了“中华传统优良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接连与隔阂”的主题演讲,分析了现代城市文化的特性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提出了两者无论在形式,礼仪,抑或是心志与价值观的传承都存在接连与隔阂。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蓝韶清作了“传承中医精华,坚定文化自信”的主题演讲,他围绕中医学的发展简史、基本理论、人文情怀等方面展开讲解,让听众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岐黄大家们高尚无私的人文情怀。

    澳门培正中学中文科教师陈子明作了“人文化成:近十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澳门中学的发展”的主题演讲,介绍了近十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澳门中学的发展情况。

    本届论坛还设置了穗港澳台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与青年发展、青年研究的文化使命与学术创新、十五运会志愿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三个分论坛,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年发展的重要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此外,为了进一步推动青年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论坛除了积极邀请大咖开讲,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探讨外,还在会场专门设置“非遗”展示摊位,现场展示了姜撞奶、小凤饼、掌画、陶塑、榄雕、广绣、皮雕、面塑、剪纸、掐丝珐琅等非遗项目,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让港澳台参会人员和全国其他城市的参会人员感受广州活化“非遗”项目的具体实践。

论坛现场非遗项目体验活动

    据悉,为了有效推动论坛的深入开展,形成一批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学术成果,论坛于今年6月面向全国发布征文启事。经过评审,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论文共 20 篇,为青年在参与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
    (来源:穗团宣)
穗团要闻
公告栏
最新相片
人文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