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未保委将推动完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体系
来源: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2019-09-26 14:14:17
7月1日上午,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2016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市政府召开,副市长、市未保委主任黎明,团市委书记、市未保委副主任徐柳以及市未保委成员单位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会议总结了近年来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情况,部署安排了下一阶段工作重点。会议还通过了《2016—2017年度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实施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关于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社会调查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市领导:市未保委成员单位要努力建设广州市未成年人综合服务平台
当天,副市长、市未保委主任黎明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
黎明副市长充分肯定了市未保委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市未保委成立以来,通过厘定责任边界,强化了与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职能部门责任;每年组织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周”活动,推动社会各界参与未成人年保护事业;针对不良网络信息影响问题、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等推出卓有成效的举措。”
她要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要以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为出发点,探索建立具有广州特色又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工作模式,重点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规定》、加强重点群体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未成年人司法和执法、强化未成年人公共服务等四项工作。
她指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市未保委和各成员单位要努力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强化职能作用,加强工作统筹,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项未保工作落到实处,建设广州市未成年人综合服务平台;二要是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协同联动、个案转介及信息共享机制;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未成年人保护的浓厚氛围。
市未保委:建成25个青年地带 累计服务12.39万人次
广州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共同参与的新局面。
记者了解到,市未保委近年来在全市推广建设了25个“青年地带”社区服务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建了150人的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重点针对社区服刑未成年人、吸毒未成年人、服刑人员未成子女、闲散未成年人、来穗人员未成年子女等五类群体开展预防犯罪工作。据统计,截至2016年5月份,累计开启个案879个,开展服务小组248节,组织社区活动2778场,探访家庭526户,外展工作748节,登记会员6580人,累计服务青少年12.39万人次。
此外,市未保委还围绕普及未成年人“优先保护”“特殊保护”理念,在每年五月的最后一周开展“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周”系列活动,三年来,先后有公、检、法、司、教育等22家党政机关、350多个社会组织、200多户商家参与,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和服务活动2200余场(次)。
近年来,市未保委一直致力于“12355”广州青少年服务台的建设。该服务台组建由法律、心理、社工、教育、医疗界的专家和志愿者300多人组成的专业队伍,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法律心理咨询和权益保护工作。近两年来,“12355”热线、网站系统访问量达21.2万人次,开展“青春与法同行”“E路阳光”等公益活动2300多场(次),指导社工跟进处理典型个案40余个。
据悉,2014年《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规定》实施,同年10月30日,由市文明办、综治办、公安局、团市委、教育局、来穗局等15家单位参与的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成立,办公室设在团市委,领导和协调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探索建立涉诉未成年人观护基地 重点开展矫治预防工作
记者了解到,《2016—2017年度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要点》对今后两年广州未成年人保护重点工作予以了明确。
一是加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普法教育,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不断加强未成年人交通安全、防火、防溺水、防拐骗、防诈骗、防性侵等安全自护知识及防护技能,逐步提高未成年人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二是强化校园及校园周边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校园及校园周边安全防范水平和应急管理水平;加大人文环境净化力度;引导出版单位策划和制作适合未成年人阅读的优秀文艺、科普等读物,鼓励作家创作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重点推进书香羊城、羊城之夏、羊城少年学堂等特色活动项目,强化阅读推广活动示范和引领作用;督促社会文化场所对未成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
三是健全机制,依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建设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综合服务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打造服务和保护未成年人的综合性窗口设置全市统一的专线号、微信服务号,实行“前台受理、中枢处理、后台管理”运作模式;逐步建立流浪、困境、孤残、农村留守等特殊未成年人长效关爱救助保护机制,建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加大严重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个案救助工作。
四是适应司法改革,完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体系 ,出台《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实施规程(修订)》、《关于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社会调查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强化涉诉未成年人矫治帮扶;总结“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诉讼程序试点经验,加强“合适成年人”队伍管理和维系;探索建立涉诉未成年人观护基地,组建社会调查员队伍,以“社工+志愿者”模式开展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矫正帮扶工作;重点推进“青年地带”社区服务站建设,培育一批专业青少年事务社工,探索市未保委各成员单位和“青年地带”的转介联动机制,重点针对社区服刑未成年人、吸毒未成年人等群体开展矫治和预防工作。
(马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