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运营未来CEO组队入列 广州“蜜蜂计划”二期正式开营
来源:新闻资讯-穗团要闻2023-07-15 16:02:23
7月15日,由团广州市委、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广州市各涉农区团委、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基金承办,广东东方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支持的“2023乡村运营青年CEO培育·蜜蜂计划”(以下简称广州“蜜蜂计划”二期)在增城区正果镇云水禅心人文小镇正式开营,59名学员组队加入14个实践基地,展开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实践,深入贯彻落实省“百千万工程”,助力广州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据了解,“蜜蜂计划”二期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有关部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项目聚焦“乡村运营、乡村治理、农业科技”三大人才培育方向,瞄准目前乡村建设发展亟需的复合型青年运营管理类和农业科技类人才,通过组织赋能、平台赋能、导师赋能、资源赋能,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年人才返乡下乡就业创业,并在过程中为青年投身乡村运营、优质创业项目链接乡村产业资源提供助力,高质量打造青年参与乡村运营和乡村产学研成果转化的平台,助力青年与乡村实现“双向奔赴”。
扎根田野大地 搭建乡村运营资源对接平台
仪式现场,团省委相关负责同志向导师代表颁发“蜜蜂计划”导师聘书,主办方及嘉宾代表向实践基地代表颁授牌匾,并对企业扎根乡村土地、导师培育乡村“新农人”的行动表示了肯定。广州市青联常委、乡村振兴基金总裁毛杰向蜜蜂计划学员代表授班旗,并勉励新一批“小蜜蜂”们在乡村的广阔舞台上开阔思路、锻炼本领,以实际行动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广东东方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为“蜜蜂计划”二期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大力支持,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小蜜蜂’们能在为期一个月的理论实践中,加深对乡村运营的理解,协助运营团队匹配各类要素,为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搭建资源对接平台!”

据了解,“蜜蜂计划”二期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有关部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项目聚焦“乡村运营、乡村治理、农业科技”三大人才培育方向,瞄准目前乡村建设发展亟需的复合型青年运营管理类和农业科技类人才,通过组织赋能、平台赋能、导师赋能、资源赋能,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年人才返乡下乡就业创业,并在过程中为青年投身乡村运营、优质创业项目链接乡村产业资源提供助力,高质量打造青年参与乡村运营和乡村产学研成果转化的平台,助力青年与乡村实现“双向奔赴”。
扎根田野大地 搭建乡村运营资源对接平台
仪式现场,团省委相关负责同志向导师代表颁发“蜜蜂计划”导师聘书,主办方及嘉宾代表向实践基地代表颁授牌匾,并对企业扎根乡村土地、导师培育乡村“新农人”的行动表示了肯定。广州市青联常委、乡村振兴基金总裁毛杰向蜜蜂计划学员代表授班旗,并勉励新一批“小蜜蜂”们在乡村的广阔舞台上开阔思路、锻炼本领,以实际行动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广东东方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为“蜜蜂计划”二期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大力支持,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小蜜蜂’们能在为期一个月的理论实践中,加深对乡村运营的理解,协助运营团队匹配各类要素,为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搭建资源对接平台!”

开营仪式现场向实践基地代表颁授牌匾

开营仪式现场向导师代表颁发证书
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农经学会常务理事顾益康教授现场聆听了同学们的分享后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路径,需要将“建设美丽乡村、经营美丽乡村、共享美丽乡村”有机结合起来。顾益康寄语学员,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经营乡村,保持先知先觉的市场嗅觉。“希望小蜜蜂们在沉浸式培训中,真正把智慧、知识、激情融入广州乡村运营的思考和实践,共同为省、市‘百千万工程’开花结果酿制一坛坛醇厚的青春之蜜。”

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农经学会常务理事顾益康教授寄语蜜蜂青年扎根乡村茁壮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希望广大青年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团市委相关负责同志指出,“希望‘蜜蜂计划’二期学员能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深挖农村产业项目痛点难点堵点,探究项目在模式创新、盈利方向、增长空间的全景式发展路径,将项目与实践基地深度融合链接,真正‘把方案写到田野大地上’。”
开营仪式结束后,“青创杯”广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乡村振兴专项赛部分参赛团队、“蜜蜂计划”二期各实践基地代表也现场进行了项目路演,并在展示区对创业实践项目以及相关特色农产品、文创产品、手工艺品进行了宣传推介。广东丰筵之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程志妹表示,“我们企业做的是粤港澳大湾区特种水产全产业链示范项目(青蓝龙虾、香妃鱼繁育养殖),感谢‘蜜蜂计划’这个平台,为我们公司链接了许多优质的产业基地,我们也约了几个基地,下周过去现场调研,希望能为我们的产品找到落地应用场景,促成项目合作。”
59名学员共创“乡村运营CEO”成长之路
据悉,“蜜蜂计划”二期共招募学员59名,其中包括43名高校学生,以及16名具有涉农工作经历的社会青年。开营后,59名学员将以4-5人一组为单位分散至14个实践基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
刚刚考取了中山大学博士学位的段富媛去年以华农的硕士研究生的身份参加了“蜜蜂计划”一期。活动现场,她现身说法,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经过“蜜蜂计划”一期培训后,对乡村运营的更深刻的理解与感受。

2022“蜜蜂计划”学员代表段富媛分享发言
“我想成为一名‘乡村规划师’!”正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廖德榕曾通过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到许多涉农经营者,从而了解到乡村产业这些年来的变化与发展。今年,她报名参加“蜜蜂计划”二期,希望能学到更多有关乡村发展规划、乡村运营的知识,帮助乡村与城市接轨,让更多高新技术在乡村振兴示范带上落地扎根。“蜜蜂计划”二期学员代表、广东军创大学生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张博爱也接过话筒,表示自己与同学们将在乡村的热土中探索学习,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新农人”。
相较去年,“蜜蜂计划”二期除了有许多广州本地青年、高校学生踊跃参与之外,还有多名外地学生、青年村干部慕名而来。
河南学生李呈对自己成为“蜜蜂计划”二期学员感到心潮澎湃:“坐在驶往广州的高铁上,我一路都很兴奋!希望能通过‘蜜蜂计划’学习到优秀的乡村项目运营经验,也希望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前辈和同路人。”李呈提到,自己是在网上了解到“蜜蜂计划”二期的,怀揣着在未来投身乡村建设的梦想,李呈决定来到广州参加“蜜蜂计划”二期提升自己。“我具备一定的乡村振兴相关理论知识,但缺乏在这个领域的实践经历,希望能通过‘蜜蜂计划’补足这个短板。”
来自潮州的“80后”村干部陈泽钿也是“蜜蜂计划”二期学员之一。自返乡从事农村基层工作以来,陈泽钿努力挖掘乡村文化价值,为家乡农业、文化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做了多项工作。“我算是一名乡村产业培训的‘老兵’了,这次来参加‘蜜蜂计划’二期也是为了能学习到大咖们的优秀经验。”陈泽钿说,“蜜蜂计划”这一平台为许多对农业感兴趣却又不知道该如何系统学习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与行业专家、前辈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可帮助青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少走些弯路。

蜜蜂计划(二期)学员聚精会神聆听专家讲话
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已入选的59名学员中还有一位来自特殊班的听障学生,怀抱着“成为一名乡村志愿者”梦想的他,在学校老师的推荐下报名了“蜜蜂计划”二期,并顺利通过面试。据了解,为了保障这名特殊学生在理论课程学习和实训阶段的进度,“蜜蜂计划”二期将在课堂、实践中借助同屏传译、文字转译等工具,帮助他更准确地领会所学内容。
“理论+实践”赋能“新农人”茁壮成长
据主办方介绍,“蜜蜂计划”二期将延续“1周理论指导+3周实践培训”的模式。其中,理论课程在保留去年主干思路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对乡村振兴领域青年就业创业现状与发展的解读,强化新媒体传播营销,对国家“三农”政策全景、深度式的回顾、解读与展望,全国典型村落发展案例解读等课程内容。
为帮助学员进一步筑牢理论根基,“蜜蜂计划”二期邀请到多位优秀学者、行业专家进行理论授课。暨南大学侨乡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刘义强指出,“新农人”要想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就要具备更高于传统乡村工作者的知识素质、能力和眼光,以便把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想象力”带入乡村。他将通过回顾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缘起、内涵与实施案例,帮助蜜蜂学员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如何将所做的乡村工作与国家战略实现精准对接。杭州市余杭区永安村乡村职业经理人刘松则将从自己的从业经历出发,向蜜蜂学员们分享作为一名乡村CEO应具备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自己在乡村运营中又做了哪些实践。“我希望能在同学们心里种下一颗热爱乡村的种子。”刘松说,不论学员们今后会不会继续从事乡村工作,他都希望他们能持续关注乡村事业,为支持乡村振兴贡献自力量。
在实训阶段,“蜜蜂计划”二期将广州市重点建设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上的农文旅产业基地、村社作为实践基地,更注重根据实践基地人才需求进行学员的选拔和分派,以便学员在实践中得到更充分的锻炼。“我们将结合小镇的产业特色,围绕农业科技产品的品牌宣传、市场推广等产业市场化体系及园区运营等方面为学员安排实践工作。”实践基地代表、莲花出水农科小镇负责人何青倩表示,会推动学员在实践基地直接参与农产品的品牌设计、推广营销活动策划和执行、园区管理等工作。同时,也将带领学员深入乡村,与当地村委干部、返乡新农人进行交流互动,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希望学员们能在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通过丰富的实践完成‘新农人’成长塑造。”实践基地越秀风行田园综合体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青表示,会带领学员们积极探索有机农法种植、现代农业技术、三产融合实践、非遗技艺文化等课题,鼓励学员们真正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成果的落地和转化中。

2022“蜜蜂计划”学员代表段富媛分享发言
未来,团市委将继续深度链接立足于乡村振兴示范带上的产业基地,探索与各乡村振兴示范带上产业基地共建乡村创客实体基地的可能性。
(来源:穗团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