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从化区委有序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 改革试点工作
来源:基层改革进行时2021-12-20 16:08:16
2021年6月,从化区纳入团中央新一轮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单位,根据《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扩大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青发〔2021〕5号)文件要求在2021年11月完成改革试点工作任务,推动改革向基层延伸,不断增强政治功能,形成社会功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管青年原则,区委常委会议审议同意推荐从化区为县域共青团改革试点单位,区委副书记组织有关单位召开工作推进会,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市委有关会议精神,审议《广州市从化区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重点任务》。改革试点工作拟成立区专项工作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动有关事项,并纳入国家改革试点台账,区委改革办定期督促改革进度。
二、统筹协调推进
团区委拟定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的改革工作台账,多次征求有关单位意见,明确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和完成时间。主动与上级团组织沟通对接,吸收借鉴第一轮基层团组织改革工作经验,与重点部门一对一探讨研究,充分挖掘全区相关资源,统筹部署各项改革试点工作任务。
三、落实改革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管青年原则,区委常委会议审议同意推荐从化区为县域共青团改革试点单位,区委副书记组织有关单位召开工作推进会,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市委有关会议精神,审议《广州市从化区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重点任务》。改革试点工作拟成立区专项工作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动有关事项,并纳入国家改革试点台账,区委改革办定期督促改革进度。
二、统筹协调推进
团区委拟定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的改革工作台账,多次征求有关单位意见,明确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和完成时间。主动与上级团组织沟通对接,吸收借鉴第一轮基层团组织改革工作经验,与重点部门一对一探讨研究,充分挖掘全区相关资源,统筹部署各项改革试点工作任务。
三、落实改革具体措施
(一)增强内动力,建立完善团干部保障激励机制。出台区新时代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相关措施,进一步强化党建带团建工作引领,争取将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规划、年度考核和区委巡察监督内容,将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成效作为各级各类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分管同志工作评价考核的重要依据;将团建工作纳入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内容;将少先队工作纳入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估和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指标。定期组织研究部署调研共青团工作。定期听取共青团工作汇报,重点了解团干部队伍建设和配备情况;落实《广州市从化区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以问题为导向,解决青年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增强共青团工作力量,建立团干部的培养推优机制。8月底配齐配强区镇村三级团干队伍,团区委副书记、挂职副书记到岗;落实专岗专设配备镇街团组织书记,配备1名挂职副书记、2名兼职副书记,针对镇街团委书记年龄偏大问题,从全区选配年轻干部,统筹考虑,镇街团委书记(中层正职)任职需要团区委提供考察意见,并作为人事材料之一,每个镇街配备团建指导员,每个村(社区)配备群团助理。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每年定期由团区委向区委组织部推荐优秀团干部和优秀青年,作为组织后备干部和“推优入党”人选。落实共青团经费保障。各级党委落实团建工作经费纳入党建经费整体计划,安排一定额度的党费用于开展“推优”工作、青年骨干教育培训和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综合考虑少先队员人数等因素为少先队工作和活动开展、阵地建设等提供充分工作经费保障(目前全区少先队员约为6万人,建议以1元/人的标准)并纳入相关部门预算;探索从团建经费或团费中给予年度优秀奖励,调动团干积极性,夯实基层团委力量。


(二)释放新活力,助力农村青年创新创业。积极开展青年创新创业工作。结合从化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每年开展从化区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系列活动,吸引优质项目参赛,激发青年创新创业热情。打造乡村振兴重点村。选取全区13条行政村,围绕青少年思想引领、青年创业、志愿服务、困难关怀关爱项目内容,积极打造广州青年助力乡村振兴重点村。发挥创新创业基地作用。积极将“粤创街”打造广州返乡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标杆,联动驻从九所高校,搭建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吸引大学生创业项目入驻。培育农村青年领袖。每年开展“领头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努力培养高素质青年人才队伍,更好地助力从化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重点打造“返家乡”大学生社会实践重点县。募集不少于50个各类型暑期实习见习重点岗位,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我和我的家乡”主题活动,组织“返家乡”大学生开展研学,为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搭建广阔平台。
(三)提高战斗力,建立实践育人服务平台。成立全省第一个区级学生联合会。加强对本地职校、农校、辖区大学生组织的指导,通过“从青杯”“粤创之夜”、志愿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等工作强化各学校间学生会的交流,推动“高校优势”与“从化特色”有机融合,建立健全“地校联动”机制,更好地团结凝聚广大学生,为党做好学生青年群体的工作,引导他们听党话、跟党走。统筹、协调全区中学(中职)团校完善入团制度。普遍开展团员先进性评价。落实分批入队、推优入团等;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德育课程一体化课程机制;每年开展微团课和团干部技能大赛,提升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获得感。深化青年志愿者时代内涵。开倡导“大手拉小手”参与志愿服务,落实年度2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的入团优先条件,发多个志愿服务岗位,建立“志愿者精神”等课程体系,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作用,落实全区中学全员I志愿注册,利用假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记录志愿时时长,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伸延青少年工作手臂。用好区级团代表联络站、区青年社团党委、团办青年社团、青年之家、12355北部分中心等现有青少年工作平台,成立区青联。同时创新工作模式,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史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阵地积极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团从化区委 温茹坚)
